人事新闻

公共服务: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大有可为

发布日期:2008-06-27
来源:

 
 
 
 
    近年来,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将人才公共服务与人才经营服务两轮并进,协调驱动,积极主动地探索公共化服务的道路,创新服务方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他们的经验证明——公共服务: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大有可为。
    办会免门票——促进就业公益为先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着政府职能转变之后,所应承担的社会就业责任,是政府促进就业的窗口和桥梁,向求职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正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将人才招聘会向求职人群免费开放,是今年以来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实现公益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今年初,由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主办的“国展冬季人才招聘会”免费对参会求职个人开放,这是北京地区举办的大型场地招聘会第一次对求职个人免费,由此开始,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坚持公益性的思路下,以免收招聘会门票为标志的服务迅速延伸。在2月15-16日的“2008年北京春季人才大市场”上,9万求职者又一次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免费实惠。“春季人才大市场”是年度内北京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参会招聘企业最多、提供职位最多、参会人数最多的场地招聘活动。“春季人才大市场”对求职者免费开放,足见主办方服务求职者的决心。随后,在北京人才服务中心主办的各类招聘会和其旗下三个固定招聘市场,取消门票成为常态。
    取消门票或许会影响到组织者的经济收益,然而这其中呈现着市人才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传递着他们促进就业公益为先的发展思路,展现了首都人才服务业充分发挥人事系统公共服务职能全新的姿态。
    服务毕业生就业——集中体现资源优势
    在今天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下属的固定招聘市场中,毕业生找工作享受着很多的优惠与帮助,这一切,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
    海淀分部、雍和宫桥分部和中高级人才市场是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旗下的三大固定人才招聘场所。从2006年起,在北京市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毕业生招聘月期间,他们参与的所有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均对参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和入场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免费。此后,服务毕业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应届毕业生参加以上三个市场的固定专场招聘会常年免费。在免除毕业生参加招聘会门票费用的同时,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还适时向毕业生推出了免费推荐工作的专业服务,使毕业生服务工作常规化、专业化,显著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和效率。
    大中专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是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引导服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政府所属人才机构职责重大。遵循这一思路,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品牌影响,借助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帮助上不断进行一系列新探索,促进了毕业生就业,降低了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发挥了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机构的职能优势。
    残疾大学生专场——以社会职责为动力
    残疾人就业为社会广泛关注,一年一度的北京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是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的专项服务。“我们感谢有这样一个专门为我们量身打造的招聘会,使我们残疾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求职空间。”这是很多参加这个招聘会的残疾人最愿意说的话。像这样的招聘专场,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
    在今年5月18日的第七届残疾人大学生招聘会上,有608名残疾人入场求职,主要包括视力、听力、语言和肢体等类别的残疾人,涉及美术装潢、广告设计、机械制造、财会、临床医学、园林设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等十几个专业,其中338人获得第二次面试的机会,43人当场确定上岗工作。
    对待像残疾人这样的群体,如何体现政府的关怀,如何通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其就业,正是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人才的具体呈现。让残疾人像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的公益性招聘会在北京已经成为一个标杆,由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联手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这一招聘会,历年来为数以千计的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了免费求职服务。历次残疾人大学生招聘会,都对参会招聘残疾人大学生的用人单位和入场求职残疾人大学生免费开放,并免费提供午餐,同时主办方还为每家参会的用人单位配备一名手语翻译,以方便交流。
    海归群体——高端服务追求创新
    5月24日,“第七届北京留学人才招聘会”在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北京人才大厦举办,1000多名“海归”参会求职。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京工作,为“海归”人才搭建优质的发展平台和就业通道,正是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一直以来致力追求的工作目标。
    北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留学人员服务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为留学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吸引、协助更多海外留学人员来京工作或创业,投入首都建设。其中由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参与举办的每年一次的“北京留学人才招聘会”,正是市人才中心贯彻落实北京市“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留学工作要求,加大开发留学人才资源力度的重要举措之一。
    同一般人才招聘会相比,留学人才招聘会具有招聘单位筛选严、招聘对象层次高的特点,为他们提供的服务也因此在不断创新。在今年的留学人才招聘会上,就出现了远程网络视频招聘区,这为用人单位招聘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为海外留学人员落实在京工作单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一位现场的招聘单位负责人表示,“我们是第一次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招聘,感觉很不错。”
    自2002年起至今,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积极参与海外留学人员招聘引进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公共服务的平台优势,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了近万名留学人员与各类用人单位的对接,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留学人员来京工作。
    为奥运服务——人才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2006年9月,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为北京奥组委代理了1000多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工作,市人才中心指定专职窗口服务人员,秉承一个都不能错的工作原则,以最大的细心和负责精神提供了服务;2007年5月,为给奥组委590人办理医疗保险,他们利用周末休息的两天时间,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了工作。这些,仅是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服务奥运工作的一个缩影。
    2006年,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奥组委首家人才工作协作单位,为奥组委提供人事代理等业务。2007年,又挂牌成为奥运培训基地。在北京市发布的《奥运人才行动计划》中,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也承担着参与奥运后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运用市场机制把奥运优秀人才配置到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宜岗位的重任。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秉承为奥运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是首都人事人才工作者的职责这一理念,在为奥运提供优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使人才服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得到了延伸递展。为奥运服务的过程,事实上也正是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积极发挥政府人才机构作用,体现政府所属人才服务组织力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