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新闻

四川省各市人事部门积极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发布日期:2008-05-22
来源:


 
 
 
巴中市人事局快速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
    高度重视,传达精神,及时部署。“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巴中市人事局及时召开局党组会和职工会,传达中央、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从讲政治、讲纪律、讲党性的高度认识抗震救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本系统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人事编制系统抗震救灾的紧急通知》,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加强宣传,畅通信息,确保稳定。及时向全体职工通报“5.12”地震灾害的震情、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所采取的抗震救灾措施,增强战胜震灾的信心和决心,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全体职工听从党委、政府安排,保证通讯畅通,随时集结待命,坚决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有力。以党委、政府的主渠道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要求职工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社会稳定。
    排查隐患,抓好防范,正确抗灾。及时将全市人事编制系统人、财、物受灾情况上报省人事厅、市政府应急办。加强值班巡逻,抽调人员组建应急分队,尽最大努力保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并做好应急救援、支援灾区等工作的准备。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市编办主任袁闻聪率领下,已多次对市局办公楼、家属宿舍等地进行检查。并由各分管领导分头召开职工会,将抗震抢险的基本知识作了讲解。
    工作不断,坚持运转,降低损失。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业务工作,力求“两不误”,尽力把灾害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根据省厅最新信息,巴中将于2008年5月18日承考的市级行政机关公务员考录和市、县(区)公安机关专业警察招考以及市级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卫生执法机构、国土资源执法机构人员过渡考试及森林公安警察转制考试均已经推迟,具体考试时间将由省人事厅另行安排。同时,还对事业单位基本情况专题调查、相关部门(系统)承办的人事考试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遂宁市人事局全力以赴做好防震救灾工作
   “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遂宁市人事局认真落实上级要求,由“一把手”亲自牵头负责,全力以赴做好人事编制系统防震救灾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局长王玲建任组长,局其他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同志任成员。
    二是坚持值班制度。每天轮流由1名县级领导干部牵头,1名干部职工参加,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主要负责及时收集上报防震救灾工作有关信息,协调处理防震救灾工作有关事宜。
    三是成立应急分队。成立局防震救灾工作应急小分队,成员由局45岁以下的男职工组成。应急小分队主要负责参与上级统一安排的防震救灾工作任务,协助有关方面处置本单位有关地震灾害紧急情况。
    四是做好相关工作。做好人事考试安全工作,做好特殊工作对象的稳定工作,做好本系统灾害再排查工作,做好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为防震救灾工作作贡献。教育广大干部职工遵纪守法,不信谣、传谣,稳定思想情绪,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生活秩序。 
    德阳市人事局积极组织抗震救灾活动
    5月12日,德阳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境内绵竹、什邡两市受灾严重。绵竹市人事局办公楼垮塌一半,办公设备被毁,水、电、气供应中断;什邡市人事局办公设备损坏较重;德阳市人事局及其他县(市、区)人事局办公设备及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幸全市人事编制系统职工及家属无人员伤亡。
    灾情发生后,德阳市人事局立即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织干部职工救灾。市人事局在局长巫建平同志的带领下已向绵竹、什邡两市捐送煤气、水、食品、衣物等生活物资并开展慰问活动;各县(市、区)人事局也积极向联系乡镇群众捐赠生活物资,开展抗震救灾活动。
广元市人事局八措施奋力抗震救灾
    5月12日14时28分左右,汶川发生7.8级特大地震,广元市也遭受了严重地震灾害。灾害发生后,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立即行动,积极抗震自救,尽最大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5月14日下午2:30,广元市人事局在人才市场门口召开紧急会议,向全体干部职工宣读了四川省人事厅厅长叶壮同志对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的慰问信,传达了5月1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紧急会议精神,并提出了八项措施奋力抗震救灾。
    一是振奋精神,扎实做好人事编制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叶厅长的指示精神,“做关键时刻立得起、挺得住、冲得上的人事编制干部”。
    二是尽职尽责,切实抓好分片包干所属辖区的社会稳定工作。要按照市县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履职尽责,积极做好辖区疏散市民、宣讲防震抗灾知识、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
    三是实事求是,认真搞好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要逐一对办公场地以及职工宿舍进行自查;自查不能确定的,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生活及办公安全。
    四是作好表率,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人事编制部门作为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省人事厅的要求,以身作则,坚守工作岗位,24小时轮流值班,按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要带头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五是主动维稳,毫不松懈地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要采取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形式,主动关心了解企业军转干部的受灾和生产生活情况,切实解决具体困难。
    六是灵通信息,及时了解下情、上报情况。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建立分级负责制,将受灾情况和所做的工作及时上报。
    七是严明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人事编制干部要讲纪律、作表率,不信谣、不传谣,自觉遵守执行各项规定和要求,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八是发挥“轻灾帮重灾”精神,积极主动支援青川重灾区。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踊跃捐物,主动去函、去电慰问,以实际行动援助全市受灾害损失最严重的青川重灾区。 
绵阳市人事局、编委办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5月12日地震灾害发生后,绵阳市人事局、编委办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一是立即组织机关人员开展疏散自救工作。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局、办领导立即靠前指挥,分头组织机关和家属区人员疏散,安抚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稳定情绪,并妥善安排好吃住。二是主动和绵阳市委市政府取得联系。灾害发生后,局长胥跃东同志在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立即驱车赶往绵阳市委、市政府,向主要领导汇报局、办机关情况,并主动要求分配抗灾任务。三是迅速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市上和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应急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为工作人员,设立了两部值班电话,落实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四是收集汇总全市人事编制系统受灾情况。地震发生后,市局立即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与县市区人事局、编委办取得联系,掌握了解受灾情况,并作出本系统工作安排部署。五是组织人员奔赴北川开展救灾工作。局、办机关分别于5月12日晚、13日凌晨组织了两批38名同志,由局长胥跃东同志亲自带队前往北川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帮助疏导和转移群众。六是积极做好受灾群众安抚和救灾物资发放工作。按照绵阳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绵阳市人事局、编委办负责九洲体育馆104名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局、办派出10组40名同志轮流值班,热情为他们提供用药、食品、饮用水等物资。七是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献爱心活动。号召干部职工开展献爱心活动,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全局干部职工共计捐献16800元。八是成立抗灾抢险应急小分队。局、办机关成立了两支28人的应急小分队,由局、办主要领导带队,随时做好奔赴抗灾救险第一线的准备。九是严明工作纪律。要求所有干部职工将抗灾抢险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以高度政治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不得出现离岗、脱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