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新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

发布日期:2008-12-08
来源:

 
 
 
 
    尹蔚民强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12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隆重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全面回顾3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兼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尹蔚民强调,成就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尹蔚民说,改革开放3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5个方面的重大成就。
    实现了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变化。在就业方面,经历了由“统包统配”管理制度到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重大变革,劳动者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格局已经形成,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经历了从“大一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到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已经建立;在劳动关系方面,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工制度到全面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根本转变,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自主选择、政府依法调整的劳动关系调整格局已经形成。
    实现了从单位保障到逐步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变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快速增长,基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实现了从统一的工资制度向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转变。在机关,建立了国家统一的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加大搞活内部收入分配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制度。在企业,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共决、政府监控指导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形成。
    实现了从单纯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转变。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底,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100多万人。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逐步健全。目前,我国有两院院士1402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15.4万人;累计评选表彰了12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1419 名全国技术能手。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学历层次逐步提高,能级结构明显改善。引智工作成效显著。
    实现了从政策管理到依法行政的重大转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为事业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经过努力,以劳动法为基础,以有关法律为骨干、以相关法规规章为配套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以公务员法为主体的人事管理法律规章体系初步形成。
    尹蔚民说,30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许多规律性认识,也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就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情,同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
    尹蔚民说,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既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任务,也是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主要需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要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就是要使城乡劳动者普遍获得均等的就业机会,就业总量和结构更加均衡,就业环境更加完善,就业保障更加健全,就业质量更加良好。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制度为重点,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不断扩大覆盖人群,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切实规范管理服务。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监察执法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形成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良好局面。
    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工资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完善公务员制度。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务员管理的一项根本任务。要加强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建设,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务员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新局面。
    建立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军转安置工作规律,建立符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新路子。
    开创引智工作新局面。围绕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落实中央有关精神,提高出国培训质量。推进国际人才市场建设。
    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公务员局、就业促进司、工资福利司、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发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孙宝树主持座谈会。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副部长杨志明、张小建,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士秋,副部长王晓初、胡晓义出席座谈会。离退休部领导,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公务员局领导,部属各单位、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公务员局司局级干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参加座谈会。